字型大小

鐵路方案

港深西部鐵路(洪水橋至前海)

  • 香港段走線約8公里,由洪水橋出發,連接深圳前海,並可在香港境内鐵路沿線(如厦村及流浮山)增設車站
  • 洪水橋站預留伸延的彈性,並透過現有和其他規劃中的鐵路項目接駁至香港其他地區
  • 便利港深往來,促進香港與大灣區融合發展、互聯互通
拉動發展 (紅)

拉動發展

  • 將洪水橋/厦村新發展區與深圳前海合作區對接
  • 擴大鐵路網絡的覆蓋,釋放鐵路沿線的發展潛力
加強連繫 (紅)

加強連繫

  • 加強港深兩地的連繫,使兩區聯合成為大灣區珠江東岸交通走廊的策略性樞紐
提高效能 (紅)

提高效能

  • 有效完善香港的跨界運輸網絡,促進人員高效流動
  • 促進香港專業服務業的長遠發展
  • 全長約16公里,將以元朗錦田作爲起點,途經荃灣東北部/葵涌東北部,連接現有九龍塘站,接駁東鐵線及觀塘線
拉動發展 (紅)

拉動發展

  • 拉動北部都會區內的大型發展項目的人口及就業增長
  • 服務荃灣東北部/葵涌東北部(約10萬名居民)及其規劃中的公營房屋發展(約3萬名新增人口)
加強連繫 (紅)

加強連繫

  • 提供更直接及快捷的替代鐵路線
  • 有效提高整體鐵路網絡的通達性及穩健性
  • 為往返香港東西、南北提供一個新的出行選擇
提高效能 (紅)

提高效能

  • 分流部分來自新界西的屯馬線乘客、以及新界北的東鐵線乘客
  • 紓緩屯馬線及東鐵線的載運壓力

中鐵線

將軍澳線南延線

  • 全長約3公里,由位於地面的將軍澳線康城站向南伸延, 接駁至將軍澳第137區的擬議地底車站,旨在提供便捷的集體運輸系統,方便將軍澳第137區的市民及附近一帶的就業人口使用現有的鐵路網絡
  • 視乎技術可行性、對環境的影響、成本效益、所需用地及對社區影響等因素,我們會審慎考慮最合適的運輸模式(包括鐵路及捷運系統等)
拉動發展 (紅)

拉動發展

  • 政府提出將軍澳第137區的發展計劃,提供約5萬個房屋單位,預計可容納約13萬5千人
  • 配合將軍澳第137區的發展,為新增人口及附近一帶的就業人口提供鐵路服務
加強連繫 (紅)

加強連繫

  • 擴大將軍澳的鐵路網絡覆蓋,使將軍澳第137區的市民可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前往香港和九龍東
提高效能 (紅)

提高效能

  • 鐵路是既環保又具效率的集體運輸工具,並可省卻出行時間,能有效配合將軍澳第137區發展所衍生的出行需求及減低將軍澳區內路面交通的壓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