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型大小

主要干道方案

北都公路

  • 长约18公里,由西面的天水围开始,途经新田/落马洲发展枢纽、古洞北,再连接至东面的罗湖南
  • 以隧道形式穿过湿地、鱼塘及途经的山岭,其他段落则以架空桥形式建造
拉動發展 (綠色)

拉动发展

  • 将提升牛潭尾、马草垄、古洞北/粉岭北新发展区、新田/落马洲发展枢纽和罗湖/文锦渡综合发展枢纽等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的通达性
  • 释放各个新发展区的发展潜力
加強連繫 (綠色)

加强连繫

  • 贯通新界东西,加强新发展区的连系
  • 沿线设置交汇处以接驳其他主要干道,加强北部都会区内各个新发展区的对外交通连系
提高效能 (綠色)

提高效能

  • 完善新界北部的策略性道路网
  • 纾缓将来粉岭公路及新田公路的交通压力
  • 疏导部分元朗公路的车流量
  • 长约15公里,北端将接驳大埔的粉岭公路,南端则连接长沙湾附近的现有主要干道 ,主要以隧道贯通大帽山和金山
拉動發展 (綠色)

拉动发展

  • 拉动马草垄、古洞北/粉岭北新发展区、罗湖/文锦渡综合发展枢纽、以及新界北新市镇等发展项目,服务现时人口密集的新界北区和大埔
  • 释放吐露港公路的容量,促成沿线地区(如马料水)的发展潜力
加強連繫 (綠色)

加强连繫

  • 提供更直接的主要干道连接大埔与西九龙
  • 配合现有道路网络以强化新界东北与九龙西,以至港岛及大屿山的连系
提高效能 (綠色)

提高效能

  • 疏导现有南北走向主要干道(包括吐露港公路及三条连接沙田和市区的公路/隧道)预期的交通压力
  • 加强新界东北至九龙市区道路网络的稳健性

沙田绕道

将军澳 – 油塘隧道

  • 长约2公里,为将军澳第三条公路隧道。初步走线由将军澳市中心开始,主要采用隧道设计,连接油塘一带
拉動發展 (綠色)

拉动发展

  • 配合将军澳第137区以及其他(包括宝琳路南一带)房屋发展项目相关交通需求
加強連繫 (綠色)

加强连繫

  • 加强将军澳与九龙东,以至港岛东(经东区海底隧道)的连系
  • 提供多一个选择到油塘及市区,令附近居民受惠
提高效能 (綠色)

提高效能

  • 有效分流将军澳隧道和将军澳 – 蓝田隧道
  • 减轻现有将军澳区内道路的交通压力、增加将军澳区对外的整体容车量及道路网络的抗御力